
中央八项规定,无疑是读懂新时代中国共产党,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一把“钥匙”。“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,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,必须常抓不懈、久久为功,十年不够就二十年,二十年不够就三十年,直至真正化风成俗,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。”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这番话,昭示着“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”,更是“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”的生动宣示。
“徙木立信”的典故,讲的是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时,为了推行新政策法令,设法取信于民的故事。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,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“徙木立信”之举,也是新时代共产党人接力“赶考”之路。从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确定六条规定,到党的十八大届中央政治局制定实施八项规定,对解决大党独有难题、持之以恒抓好党的作风建设产生着深远影响。
从六条规定到八项规定,昭示“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”
1949年3月,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,为防止革命胜利后党内可能出现的麻痹、松懈情绪,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,根据毛泽东的建议,制定了六条规定。具体内容是:“一、不做寿;二、不送礼;三、少敬酒;四、少拍掌;五、不以人名作地名;六、不要把中国同志和马恩列斯平列。”六条规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即将取得全国胜利时,对党内可能出现的问题的清醒认识和自我约束,是党在历史转折关头对自身作风的严格要求,为新中国成立后的作风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,为“进京赶考”做好了纪律准备。“赶考”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,拉开了一代代共产党人接力“考试”的序幕。

